11月5日,赛力斯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,股票代码“9927”,成为首家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,此次募资净额140.16亿港元,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国车企IPO,也是2025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车企港股IPO。然而在开盘首日,赛力斯即跌破发行价,截至早市收盘,股价为127.6港元/股,较发行价跌2.97%,总市值为2222亿港元。
笔者认为,破发原因有如下几点:

赛力斯能够走到今天,离不开华为和地方政府的助推。首先是与华为深度绑定,问界系列车型持续大卖,让赛力斯从一个不知名小车企得以走进大众视野。其次则是重庆有关部门的支持,出资33亿建“超级工厂”,以租赁形式助其轻资产扩张。
但是风险持续存在,首先问界品牌销售收入占赛力斯总收入的比重高达90.3%,而赛力斯本身没有具备足够竞争力的产品,而随着华为与奇瑞、北汽等更多车企展开合作,赛力斯在华为智能汽车生态中的独占性持续降低。华为已形成“五界”合作矩阵,资源分流不可避免。赛力斯在招股书中坦承:“若与华为的合作关系发生重大变化,可能对公司业务、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。” 其次则是研发投入,虽然问界系列产品在技术层面非常有看点,但那毕竟是华为的,而赛力斯自身并没有太多技术功底,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29.3亿元,不足比亚迪1/3,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华为有一天决定拍屁股走人,赛力斯很可能无法再拿出技术过人的产品。

赛力斯港股IPO虽创规模纪录,但首日破发反映市场对它的审慎态度。未来赛力斯如果希望能够在资本市场上更进一步,保持长期竞争力,那么逐渐摆脱对华为的依赖,建立自己的技术护城河就显得至关重要了。(彦夫)
Copyright © 2025 真科汽车网
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,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,收集整理客观呈现,仅提供参考使用,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