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电动车又趴窝了?
作者:真科汽车网 发布时间:2025-10-28 06:31:42 阅读量:3075

冬天电动车又趴窝了?

清华大学刚发了个大招,可能要终结这个问题。

10月30号,清华和天大的团队在《自然》上发了篇论文,搞出个“塑性铠甲”,专治固态电池最头疼的界面问题。

这技术要是真能落地,以后买电车就不用再纠结续航和充电了。

冬天电动车又趴窝了?-1

现在的电池,尤其是被吹上天的全固态电池,最怕的就是那个叫SEI膜的东西。

冬天电动车又趴窝了?-2

锂金属负极太活泼,一接触电解质就会反应,形成一层保护膜。

冬天电动车又趴窝了?-3

但这层膜又硬又脆,跟玻璃渣似的,一快充或者天一冷就裂,然后电池寿命狂掉,甚至可能短路着火。

清华这个新思路就很妙。

他们不跟这层脆膜硬碰硬,而是给它穿上一件“软猬甲”。

这铠甲是“外柔内刚”的,里面有硫化银、氟化银这些有韧性的材料,外面还能自己“长”。

电池工作的时候,它能自动把脆的地方变成软的,像皮肤一样,能屈能伸还不会破,离子还能嗖嗖地穿过去。

数据很吓人,零下30度,大电流快充,循环7000小时都没事。

但别光听着激动,这事儿还没那么快。

全球都在抢这块蛋糕,日本丰田、韩国三星,还有给蔚来供货的卫蓝新能源,大家都在拼命。

从实验室到装上车,路还长着呢。

最大的问题是成本。

新材料里用了银,这玩意儿可不便宜。

怎么在保证性能的同时把价格打下来,让普通人也用得起,这是个大坎。

还有就是生产工艺,实验室里做几个没问题,大规模量产线怎么保证良品率?

这都是要花大价钱和时间去解决的。

所以,清华这个突破确实是给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,指明了一个新方向。

但要说咱们马上就能开上“10分钟充满、冬天不掉电”的车,还得再等等。

技术突破是第一步,怎么把它变成便宜又好用的商品,才是真正的考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