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勤50公里,小鹏M03 VS ID.3:谁更胜一筹
作者:真科汽车网 发布时间:2025-10-26 09:21:15 阅读量:7777

上周,我将使用了三年的燃油车出售,原因很简单:每天往返100公里的通勤费用实在难以承受。加一次油的费用足够我吃两顿好饭,实在难以负担。身边的朋友建议我在小鹏M03和大众ID.3之间选择一款,理由是这两款车在这个价位段内都是通勤的热门选择。我没有盲目听信那些参数党的言论,而是实际借了这两台车,进行了为期五天的通勤体验,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的性能。

首先关注的是续航能力,毕竟单程50公里,如果遇到堵车或开启空调,半路没电可不是小事。第一天试驾的是小鹏M03长续航版,官方声称续航可达500多公里。早上7点半出发,空调设置为24度二档风,走绕城高速和快速路,大约40分钟到达公司。停车时,仪表显示续航减少了58公里,比实际行驶距离多出了8公里,这让我有些担心续航的虚标问题。

第二天试驾大众ID.3时,我没有抱太大期望,毕竟大众在电动车领域的经验似乎不如小鹏丰富。同样时间出发,空调设置为26度一档风,结果到达公司时,仪表显示续航只减少了53公里。我还特意去了充电站查看,心里有点疑惑:难道是我开空调的方式不同吗?

通勤50公里,小鹏M03 VS ID.3:谁更胜一筹-1

第三天,我选择在早高峰时段进行测试,早上7点出发,两辆车轮流驾驶。早上开M03,晚上开ID.3。路况非常拥堵,原本40分钟的路程变成了1个半小时。M03在全程低速行驶的情况下,空调未关闭,到达公司时续航减少了72公里,而实际行驶距离为52公里。相比之下,ID.3减少的续航为65公里。此时我意识到,堵车对M03的续航影响似乎更大,可能是电机调校的问题。

第四天早上,我驾驶M03时忘记了充电,仪表显示剩余续航只有60公里。当时心里一紧,考虑是否需要绕路去充电站。结果,我关闭了空调,打开车窗通风,以60公里/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,到达公司时仍然剩下8公里续航。尽管下车时后背已经湿透,但也让我对M03的续航底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

相比之下,ID.3在续航方面给我更多的信心。有天晚上加班到10点,驾驶ID.3回家,全程开启大灯和空调,还播放着音乐,50公里的路程只减少了55公里续航。而且ID.3的续航表显较为准确,基本是开多少掉多少,不像M03有时会突然快速下降。我还记得有一次驾驶M03经过隧道,出隧道后续航表显突然减少了3公里,让我有些紧张。

充电速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,毕竟通勤族通常在午休或晚上充电。M03从30%充到80%,我在公司楼下的快充站等待了45分钟,喝了两杯咖啡才完成;而ID.3同样的电量,仅用时38分钟。虽然时间差不太多,但在赶时间时,这一点差距可能至关重要。不过,M03的导航系统会自动显示沿途的充电站,并提供车位预约功能,这一点对于我这样不熟悉路线的人来说非常有用。

长期驾驶后,还能发现一些小细节。M03的座椅包裹性更好,每天驾驶1小时也不会感到腰部不适;而ID.3的底盘更稳定,经过减速带时的颠簸感较小。此外,M03在低速堵车时空调会有轻微噪音,而ID.3则更加安静,这一点在早高峰时尤为重要,至少不会因为噪音而感到烦躁。

最后说说价格,我咨询了4S店,M03长续航版的落地价格大约是12万元,而ID.3同配置的车型贵了约1万元。不过,大众的售后网点较多,我所在的小区门口就有一个服务站,而M03的保养需要开车20公里前往。这一点对于懒人来说非常重要,毕竟谁也不想为了保养特意跑一趟。

经过这五天的体验,我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选择。如果每天只是纯粹通勤,不常跑长途,M03的性价比更高;如果偶尔想带家人外出游玩,更注重底盘稳定性和续航的可靠性,多花1万元选择ID.3也值得。当然,每个人的需求不同,我那位同事就认为M03的智能屏比ID.3更方便使用,经常和我争论这一点。

各位通勤族,你们是否也有过续航焦虑?如果单程50公里,你们会选择国产车还是合资车?我已经订车了,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猜猜我选择的是哪一款,猜对了送一杯奶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