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狐升级智能系统,打造全新'智慧心'
作者:真科汽车网 发布时间:2025-10-25 20:36:38 阅读量:5625

卓驭科技的“朋友圈”仍在迅速扩大。

今年5月,卓驭科技首席执行官沈劭劼透露,卓驭与北汽集团合作的首款量产车型将在年内上市。得益于“卓驭速度”的推动,仅仅5个月后,这款产品便如期而至。

10月28日,极狐全新阿尔法T5正式上市。双方的合作不仅限于简单的“智驾上车”,而是通过底层架构、数据融合和交互逻辑的深度重构与创新,实现了汽车智能化能力的显著提升。其中最核心的亮点在于,特斯拉和英伟达尚未实现的舱驾一体技术,已经在中国汽车上率先落地。阿尔法T5成为行业内首款基于单芯片舱驾一体方案实现无图端到端NOA的量产车型。

极狐升级智能系统,打造全新'智慧心'-1

值得一提的是,极狐全新阿尔法T5的起售价仅为10.98万元,全系均搭载卓驭的舱驾一体方案。这意味着,在卓驭高性价比的支持下,“智驾平权”正在加速普及。

从“分立”到“统一”

在过去,智能汽车通常采用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的“独立运营”模式,两者各自独立,从架构到数据均为分域控制,犹如左右脑的分工。中高端车型中常见的配置是英伟达Orin负责辅助驾驶,高通芯片负责座舱控制。

尽管部分产品已经实现了域控的统一,但舱驾的算力依然分开,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数据传输延迟的问题,但并未从根本上实现革新。

因此,卓驭与极狐的这套舱驾一体方案带来了成本的大幅压缩。智驾域和座舱域的控制融合至单芯片上,改变了以往独立部署所带来的硬件冗余,从而显著提升了整车制造的成本竞争力。

卓驭透露,硬件的整合不仅限于芯片,还包括GPS、电路板结构件、MCU处理器和惯性测量单元等,预计整体成本降幅将超过20%。

“左右脑”从分立到统一,标志着汽车智能化正式迈入“中央大脑”时代。以往智驾与座舱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长、响应迟缓、协同性差的问题将从根本上得以解决,从而大幅提升用户的舱驾交互体验。

例如,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调出泊车界面,在辅助驾驶开启过程中也能进行切歌等娱乐任务的并行操作。

此外,线束数量的减少优化了空间,芯片数量的减少降低了功耗并提升了续航,后期维护难度也有所降低,这些都是舱驾一体方案为产品提供的“隐形”优势。

卓驭的一小步,行业的一大步

此前,行业并非不想实现舱驾一体,但核心难题在于技术融合复杂度高、安全与体验平衡困难,且需要重新设计硬件布局。

此次卓驭和极狐打造的SA8775P方案,重点突破了单芯片集成双系统,算力通过软件灵活配置,无需改变硬件设计。

这得益于卓驭在“算力杀手”方面的长期技术积累,也是其此前成功方法论的一次“复用”。过去,卓驭已经通过算法架构和软件优化,在低算力平台上实现了与市场主流相当的智驾体验,包括在32TOPS平台实现端到端,在100TOPS平台实现高阶辅助驾驶等。在8775芯片144TOPS算力的支持下,卓驭更加游刃有余。

尽管这个算力需要分配给智驾和座舱两个“池子”,但卓驭通过软件能力实现了效率的最大化。具体而言,卓驭拥有一套系统调节工具,能够自主识别当前资源消耗最多的任务,并进行针对性优化,保持整个系统的最优性能平衡。

在成本和算力极大压缩的前提下,舱驾一体方案的体验和安全并未妥协。全新阿尔法T5支持全场景智驾,覆盖无图城区和高速领航、泊车,集成了18项主动安全功能,符合C-NCAP五星安全标准。

对于车企而言,“中央大脑”的意义不仅在于成本和用户体验的优化,还在于研发、测试和装配全链条的效率提升。极狐T5的舱驾一体方案,不仅是卓驭“量产先锋”与“科技平权”的又一次体现,也为行业带来了更多参考价值,例如如何加速“智能全家桶”配置进入平民化车型,以及如何将高阶智驾从中高端专属变为大众标配。

卓驭与极狐的首个舱驾一体产品,在某种程度上树立了行业的新标杆。在卓驭的技术和性价比驱动下,未来车企将继续加速智能化的普及,从“高配选装”向“标配搭载”迈进。